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為什麼美NBI指數與台灣生技無法連動?


日前美國媒體報導圖靈製藥廠將老牌藥物Daraprim
一口氣從13.5美元調高到750美元後,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
9月下旬在推特發文抨擊特殊藥品市場哄抬價格,
引發那斯達克生技製藥類指數〈NBI
連續7個交易日重挫,累積跌幅超過13%
創下7年來單周最大跌幅,
也較7月下旬歷史高點下跌22%
資本市值從歷史高點蒸發掉1500億美元。

NBI是美股近幾年來表現強勢的類股,

後市發展備受關注
在全球經濟成長前景不佳,美股多頭乏力下,
屬於高本益比的NBI就成為市場的提款機,
但是,
與其說是希拉蕊戳破生技製藥的泡沫,
倒不如說她引爆這個議題剛好就是NBI技術面正要從高點回檔的時間點,
巧合罷了。

對生技製藥業者來說,
研發一種新藥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藥證後,
至少擁有15年的專利權
在專利權還沒到期前只有該製藥業者能在市場獨享,
但專利權過後就變成學名藥,
其他藥廠可取得成分、技術製程藥品對外銷售。
所以對公司來說,
投入大批人力與時間研發的新藥,
一定要在專利權還沒到期前讓藥廠賺飽,
因此一般新藥都很貴。

由於行業的特殊性,
生技製藥類股屬於高投資和高風險的產業,\
市場給予的本益比一直都很高,
小型公司如能成功研發一顆新藥並且取得FDA認證,
股價一定大漲,
甚至可能被大廠相中高價收購,
若是研發失敗,
先前投入的人力與資金都沒了,
股價還會大跌。
這是生技製藥產業的宿命。

 NBI
指數這波下跌,
跌幅最大的多屬於還沒有獲利、
沒有本益比的低價生技製藥股,
但大型股跌幅也相當大,前四大資本市值股
〈吉利德科學、安進、CelgeneBiogen
資本市值至少跌掉超過70億美元,
吉利德下跌更超過121億美元。
相較於NBI指數的平均本益比高達60倍,
這四檔大型生技製藥股經過修正後的平均本益比都在合理範圍。

反觀台灣的生技類股,
股價走勢自去年7月見高點後就進入整理,
尤其是新藥股,
並沒有跟上美國今年NBI指數大漲創高的腳步
無法與其連動的原因是:

1.  美國生技股有PE,台灣新藥股炒本夢比
2.  新藥不像電子業、製造業一樣有超連結的供應鏈

例如AppleNikeUA或電動車等,
台美都有供應鏈的連動。
台灣的新藥產業每一家公司選擇的藥品種類不同,
個別的研發進度不同,
都是單一獨立個體,業績完全不相干。
因此,
評價新藥產業應該回歸每一家個別公司的基本面
如果要投入,必須多關心,
追蹤其新藥的研發進度。

相對而言,
醫材股的國際連動性就比較高
像洗腎業務國際大廠Baxter〈美〉、
全球最大的洗腎設備製造商德國的FMC與全美最大腎臟透析服務提供商DVA大漲,
使得與FMC有合作關係的
台股邦特〈4107〉漲幅可觀,
除了本身在傳統洗腎透析相關迴路管銷售穩定,
持續推出高毛利的新產品,獲利提升外,
與美國大廠連動的發酵是主因。

另外,
人工關節族群的聯合骨科〈4129〉、精剛〈1584
與國際醫材股業績、
股價的連動性也逐漸在提升中;
受惠人口老化的趨勢,
目前全球人工關節市場規模高達154億美元,
各廠家彼此間有代工、ODM上的生意往來,
台灣骨科醫材廠的機會與轉機,

值得持續追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