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

退場智慧

楚漢相爭
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有名的事例,
在西元前210年,
在秦始皇完成統一後不久,
卻病死於巡行途中,


而先前的六國遺民早已無法忍受秦始皇的暴政,
紛紛站起來反抗,
最後產生了兩股最有實力的
領袖-楚霸王項羽及漢王劉邦,劉項之爭,
最後的結局是劉邦勝利而項羽失敗,
項羽最後在烏江自殺,
先來簡單的看一下這個歷史故事。

楚霸王項羽的霸王地位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
其中有一個破釜沈舟的故事,
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
在當時反抗軍雖然多,
但比起秦國的正規部隊,
實力還是差了一大截,
秦大將章邯勢如破竹的將反抗軍一一消滅,
最後在鉅鹿與聯軍對峙,
沒人敢向秦軍正面挑戰,
項羽則是帶領楚兵團,渡過漳河以後,
命令部下把所有的飯鍋打碎,把渡江的船鑿沉,
然後趕往鉅鹿和秦兵交戰,
這就是霸王寧死不退的作戰精神,
最後楚軍單獨向秦軍展開猛烈的攻擊,
章邯不支潰敗,
所以項羽就此成為秦滅亡後的領袖。

而劉邦和項羽不同的是,
他在用人上有其獨到之處,
在蕭何、張良、韓信等大將的協助下,
讓他登上老二,
但楚漢相爭一開始,
漢軍就一路由江蘇彭城敗退到河南滎陽,
劉邦損失了幾十萬的部隊,
還差一點被項羽活捉,家人全成為俘虜,
所以論軍事實力,
二人差距不大,
但論作戰能力,
劉邦就遠不及項羽了。

雖然項羽幾乎從未打過敗仗,
是個百戰百勝的大將軍,
不過唯一的一次就要了他的命,
因為劉邦雖是屢戰屢敗,
但丞相蕭何在後方穩定的提供軍援,
派去北方攻擊項羽後方的韓信則是屢戰屢勝,
沒多久就把北方統一,
後援無力的項羽因被包圍無法兩面作戰,
最後只好以和解尋求喘息的機會,
在西元前202年,
劉邦結合韓信的援軍在垓下設下十面埋伏,
項羽帶領八百人馬突出重圍,
來到烏江江畔,
但終因寡不敵眾,
拒絕一人生還江東,
於是拔劍自刎而死。

 看了以上的故事,
也可將當中的啟發套用在股市中,
就像在股市絕對不要因為想買股票而去借錢,
隨時都要為自己留一條安全的退路,
就像劉邦,
以長期作戰的準備及正確的戰略,
彌補他在武力方面的弱勢,
同時
股票賠錢也不一定是壞事,
因為至少就不會越玩越大,
大輸的風險也就降低,
反而是賺錢的時候比較危險,
因為有可能過份的自信心,
或超過能力的擴充信用,
很容易就演變成不可收拾的後果,
所以說常勝軍並不代表就不會輸,
如果在最後一個不小心,
或許就會讓以前的努力白費,
因此投資時,
只要退場及觀念還有方法正確,
想贏得勝利就不是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