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

中國熱錢超美趕歐 今年台股新變數

大家可以仔細看看一下近期美股的走勢,是不是一波急漲,緊接著又是一波急回,跟以往緩步墊高的慣性不太一樣了呢?這就是熱錢的進出所造成的效果,不過即使振幅加大,只要市場上還沒有瘋狂,還沒有過熱,還沒有泡沫,多頭趨勢就不會改變,沒有為什麼,就只是因為錢多。


全球三大經濟體,美國復甦力道最明顯!當日本、歐洲仍然加大QE力道之時,美國率先結束QE,且今年可能升息,於是日圓、英鎊、歐元競相貶值走低,美元卻一路走升。強勢的美元已經傷害了美國產業的競爭力,最近公佈業績的美國大企業,從微軟到高通,一大串企業公佈業績不如預期,造成美股重挫,將可能進一步衝擊全球。

就在美元强升出現產業競爭力下滑的後遺症後,美國印鈔機要先休息,日本頂上這個空缺,德國還在努力阻止歐洲加入這場印鈔比賽,其實歐洲央行量化寬鬆政策一直存在爭議,德國尤其反對,德國央行認為根本不需要量化寬鬆,且此舉只是減少政府進行結構改革的誘因,而中國則是「以試俥之名,行寬鬆之實」,就算台灣這種政策沒調整的國家,只怕也不能置身事外。

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也就是不斷地印鈔、印鈔、再印鈔,雖然印鈔票速度有節制,但錢還是很多,所以熱錢開始在各個金融市場流竄。單以中國來說,每年外匯存底至少要增加四千億美元,人民銀行已經讓香港、新加坡、倫敦這些地方幫忙收,有這麼多找出路的錢,也就是供給很充沛,作為錢的價格的利率,就沒太大上漲的空間。中國經濟規模超過四兆美元,儲蓄率又高,內部投入基礎建設的金額只要成長速度慢一些,就會累積出很高的超額儲蓄,也就是沒被轉化成實際經濟需求,停留在貨幣形式,很容易就轉變成四處投資或投機的熱錢。

就在習近平上台之後,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打貪相關事務,反而忽視掉人民幣的大走向。第一個是匯率不再只升不降;第二個名緊實寬的貨幣政策,存款準備金率與指標利率沒動,但是透過選擇性融資,悄悄把錢打入市場,化解資金緊俏的危機。第三個則是資本帳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境外人民幣中心,還有滬港通及以後的滬新加坡、滬倫敦之類的。

一般談熱錢,講的都是歐美對沖基金這類的專業機構,運用金融操作技巧。錢的來源可以是美國,也可以是日本、英國、新加坡,只要有利可套就行。不過,現在有個新形態的資金加入這場遊戲,就是中國的錢,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的供應國了。根據中國的統計,2013年對外的直接投資是1078億美元,比02年的27億美元,增長將近四十倍,這是向中國政府申請之後匯出去的金額。有了中國這股新的生力軍,支撐住金融商品的價格在高檔,也就是各地股價指數居高不下,債券利率,不管是德國債,還是希臘債,都維持在歷史低檔區盤旋。

台灣股市也是如此,今年初一開年,新台幣就一反去年第四季的貶值走勢而出現強勁的升值,這也說明了資金開始回流台灣的資本市場。利率低的環境,原本就該採取較積極的投資策略,又有中國這股新的資金挹注,撐著各個市場看回不回,再多利空也不怕。不過,九千點的台股,不算貴,卻也沒便宜到必買的地步,加上碰到選舉這個變數讓人忐忑,假如因為選舉因素下跌,也或許是不錯的買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