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投資、投機與理財...常被混為一談

市場多數的交易屬於投機性目的,
喜歡有夢的題材;
台灣生技股的市值膨脹到上兆元,
反映了投機資金對夢想的飢渴。

可惜的是,

不少人以理財為目的,
打著投資旗幟進行投機,
中心思想薄弱,
打敗不了貪婪與恐懼,
故多鎩羽而歸。

台灣生技類股是將破的泡沫,
投機一定有風險,
公司與媒體的發言,
絕不保證未來仍會如此,
買進前應詳盡評估自身風險的承受度。

1.         美國生技ETF(XBI)
2015年的高點為90.75美元,
在今年第一季已腰斬,一度跌到44.1美元。
2.         新藥開發始終都存在可能失敗的風險,
解盲結果不如預期市場,
本可坦然接受。
近期浩鼎事件的擴大,
錯在身為中研院院長又是公司重要關係人,
就不應發言背書,
傷害了中研院的崇高地位。
3.         至於浩鼎實施庫藏股,
表現出太在乎股價並不是問題,
畢竟也還有更多不在乎股價的公司。

股市有上千家公司可選擇,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政府只是市場經濟的園丁,
不必事後諸葛,
也不必特別想要保護投機者,
也不宜設立更嚴格的規範,
避免箝制市場活力。

從過去的歷史,
汽車與飛機
是二十世紀上半葉的重大發明,
美國一度擁有約兩千家汽車公司,
 但迄今汽車業只有三家公司存活下來;
先前也曾有約兩百家飛機製造公司,
如今寥寥可數。

19952000年間,
全球出現上萬家網路公司,
泡沫後只剩
谷歌、亞馬遜等少數公司
向世人證明了其價值。


眾多人懷抱投機致富的夢想,
投入數以千億元的資金,
最終能開花結果僅是少數;
股市如戰場,
前仆後繼的犧牲者造就了富豪股東,
也替人類文明發展做出貢獻,
這是資本市場的規則,
也是對社會的價值。

投資、投機與理財的行為同處一個市場中,
但本質完全不同,
常被混為一談。

投資關心的是價值提升,
投機在乎價格變動,
至於理財則以維持購買力為目的,
民眾進場前須先想清楚自己是屬於哪種行為。
因此建議這類的人不妨將資金分成3份,
依照投資、投機與理財三種思維做出決策,
是較好的資產配置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